古代“中国”国家观念的演进赵永春【摘 要】文字记载的具有指称国家内涵的“中国”一词虽然出现在西周初年,但据相关文献记载分析,“中国”国家观念早在夏王朝建立时就已经出现了。秦王朝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和蛮夷戎狄统一纳入一国统治之下,明确以“中国”和“中国正统”自居,“中国”国家观念正式确立。两汉、魏晋南北朝以后,不仅以汉人为统治者建立的王朝国家自我认同为“中国”,以少数民族为统治者建立的王朝国家也自我认同为“中国”,“中国”国家观念进一步升华。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中国”国家观念呈现出多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清朝建立以后,明确对“中国”与“汉”的概念进行了区分,不允许人们称清朝国家为“汉”,而允许人们称清朝国家为“中国”,又在继承明朝和北元等历史中国的基础上,不允许自己所继承的各个政权的领土分离出去,也不强行将原来不属于自己所继承的各个政权的领土纳入进来,“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包括境内多个民族在内的国家,“中国”国家观念走向定型。【关 键 词】中国;古代;国家观念;起源;演进【作者简介】赵永春,男,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辽金史和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吉林 长春 130012)。【原文出处】《中原文化研究》(郑州),2023.5.20~2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史研究”(17ZDA177)。
中國文化的世界意義:中國與歐洲早期的互動研究張西平【摘 要】理解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必須從長時段歷史來加以考察。中國與歐洲早期的互動是理解中歐關係的重要維度,但長期以來大多數學者是從晚清中歐關係來定位自己和西方的。應從中歐早期互動的歷史、中歐經濟關係和中國文化在歐洲的影響,說明當時歐洲接受中國文化的內在原因,以此,從全球史的角度,揭示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关 键 词】中國;白銀;中華文化;啟蒙運動【作者简介】張西平,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國際漢學》主編(北京 100083)。【原文出处】《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81~90
谁在叙述谁的全球史:不对等与历史书写的陷阱陈 恒【摘 要】“全球史”是当下流行的一种历史书写方式。世界历史已/将得到客观表述,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似乎都拥有平等的发言权,学术正越来越被视为一种同质化的行为方式。但在历史书写的实践中所呈现的是西方历史学家可以忽略非西方历史学家的作品,照样可以写出杰出的著作;非西方历史学家认为有必要参考西方的历史著作,否则就缺乏学术含量。这种现象是一种不对等,更是一种不平等,这种不对等是一种“无知的不对等”,源自一种源远流长的“不对等概念”:“文明”与“野蛮”“自由”与“奴役”等已经根深蒂固地镶嵌在西方文明的基因之中,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改变自身的表现形态,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思想、观念、知识来呈现一种看似公平的“学术理想国”,实则在维护某种文化霸权。这些不对等观念在发展多样性的今天已备受质疑。质言之,全球史是西方史学发展的最新阶段,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我们如果认识不到其背后的思想逻辑、话语逻辑、叙事逻辑、发展逻辑乃至政治逻辑,就只能永远深陷“所谓西方文化的大叙事”之中。【关 键 词】全球史;“不对等概念”;全球新史【作者简介】陈恒,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研究方向: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西方城市史,(上海 200234)。【原文出处】《社会科学战线》(长春),2023.11.97~10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235)。
国际关系视野下的海外华人史书写:历史脉络、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高艳杰【摘 要】海外华人史研究是近代以来中国史学界的传统领域,历经文化背景的时代变迁,因其复杂性成为吸收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交叉地带。作为移民群体的海外华人所同时具有的民族性和跨国性,使得海外华人史与国际关系之间存在天然交集。借鉴国际关系学界方兴的“移民与国际关系”研究,有助于厘清晚清以来海外华人与中国外交,乃至更大范围的国际关系的历史交织。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研究海外华人历史,不仅意味着研究路径和研究对象的变化,同时也意味着传统的侨史研究者需要加强对不同类别的历史文献的运用。海外华人与国际关系之间存在大量亟待开垦的学术荒地,中国学者有责任和义务挖掘海外华人群体在国际关系史中留下的复杂痕迹,及其所呈现的多重面像。【关 键 词】海外华人史;外交史;移民;国际关系;东南亚华人【作者简介】高艳杰,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原文出处】《世界历史》(京),2023.5.87~100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国侨联课题一般项目“厦门东南亚归侨口述历史的抢救性挖掘与研究”(项目编号:22BZQK240)的中期成果;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美国对东南亚华人华侨的心理战研究(1949-1965)”(项目编号:19BSS034)的阶段性成果。
顾颉刚古史研究的民俗学路径刘中玉【作者简介】刘中玉,“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北京 100101)。【原文出处】《中国史研究动态》(京),2023.5.48~57
“整理史料”到“重建史实”——1930年代吴晗的明代社会史研究与清华历史系改革王维佳 高赐玉【摘 要】吴晗是20世纪中国著名史学家。1930年代初,在胡适的指点下,他立志做“整理史料”的明代学者。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他一面视保存民族文化为己任,积极参加清华大学明清档案整理工作;一面在清华师友的影响下,研究具体历史问题,超出“整理史料”的治学范围。1934年,吴晗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由于蒋廷黻对清华历史系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史学教研方向以及育人理念与方法等方面的调整与改革,吴晗由“整理史料”转向“重建史实”,接受“综合史观”,以集团分析法研治明史,尤其偏重明代社会史研究。这对他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史观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关 键 词】吴晗;清华大学;明史;明代社会史【作者简介】王维佳、高赐玉,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扬州 225009)。【原文出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京),2023.9.124~13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项目批准号:19JDSZK182)阶段性成果。
兰普莱希特文化史观的国际传播柏 悦【摘 要】德国文化史家卡尔·兰普莱希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写作多部文化史巨著,并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史观点。兰普莱希特的文化史观在德国学界引发巨大争议,同时,在欧美国家乃至东亚国家广泛传播,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和热议。这一史学现象得益于兰普莱希特文化史观与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新史学运动之间的同频共振,反映了20世纪初以来日益紧密的史学交往。另一方面,德国以外的学者出于为自身研究需求服务的目的,更多地聚焦于兰普莱希特文化史观中的“新史学”部分,一定程度上对于这种“新史学”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未予以彻底的剖析,对于他的文化史观中所渗透的德国传统史学的底色也没有察觉,这成为史学传播与交流之中的典型案例。【关 键 词】兰普莱希特;德国史学;文化史;史学传播;新史学【作者简介】柏悦,历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陕西 西安710127)。【原文出处】《史学月刊》(开封),2023.12.112~12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部项目“兰普莱希特史学研究”(17XJC770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兰克学派史学家群体研究”(20CSS003)。